引言
在项目上参与公安相关的业务,想了解下犯罪学,故找到这本犯罪学教程。本书是关于犯罪学基本理论的精品教材,列选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系列。全书由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预防三编构成,对犯罪学理论知识进行了系统和完整的阐述;同时,本书还征引了大量案例和最新资料,实现了理论的深度与资料的广度的完美契合。
这本书谈些什么?
本书从三个方面对犯罪学进行阐述,第一编为犯罪现象,主要从犯罪现象入手说明犯罪;第二编为犯罪原因,主要讨论了犯罪发生的原因;第三编为犯罪预防,主要讨论了如何进行有效的犯罪预防。
作者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本书作者通过3个章节来详细阐述了犯罪学,犯罪现象:犯罪现象概述、犯罪行为、犯罪人、被害人,犯罪原因:罪因结构、犯罪的自然原因(时间和地理)、犯罪的社会原因、犯罪的文化原因、犯罪的心理原因,犯罪预防:犯罪预防概述、犯罪的社会预防、犯罪的心理预防、犯罪的治安预防、犯罪的刑法预防。
1.犯罪学是什么
在近代犯罪学产生以前,人类并没有认识到犯罪规律,而犯罪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也正始于对犯罪规律的研究。在犯罪学产生以前,人类与犯罪的斗争基本上依凭经验:犯罪学的产生,是人类同犯罪作斗争的事业从经验向理性转变。这一转变过程迄今尚未完成,对于犯罪规律尚需继续深入探索,并且以具体时空的具体犯罪现象的分析为最终的落脚点。
2.犯罪现象
所谓犯罪现象是指一定时空中表征、状述和反映犯罪原因并被犯罪原因所决定,进而为预防犯罪提供依据的有关犯罪、犯罪人、被害人的非刑法条文形态的诸经验事实的总结。现象是探究犯罪原因的前提。
对于犯罪人的犯罪生涯,一般从四个方面加以描述:其一,犯罪者身份,即对那些人更易于、更经常性地参与犯罪加以解释,测量个体犯罪行为地累积和普遍程度。其二:犯罪频率,挤兑犯罪人生活史中犯罪的频率程度以及犯罪高峰期加以描述。其三:犯罪的严重程度,即对个人的犯罪类型和主观恶行加以考察。其四:犯罪生涯长度,即对犯罪者初次犯罪之最后犯罪之间持续的时间长度加以考察。
犯罪人口研究的启发:统计各种案件的性别占比(反映出一些社会学属性);这些社会学的性质也是一些经验获取能够对于决策能提供事实依据;还有一类比较重要的关系,隐性推理,就是一个单纯的社会网络关系发现,因为关系为决策中提供了一类跃阶式链接知识。
3.犯罪原因
所谓罪因结构是指犯罪原因的诸因素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也可简化表述为犯罪原因的组合与作用形式。
失业成为新时期犯罪率上升的催化剂。而日益增多的失业人员为有组织犯罪提供了庞大的后备队伍。
4.犯罪的社会预防
犯罪预防是指国家、社会(群体、组织、社区)和个人所采取的旨在消除犯罪原因、减少犯罪机会、威慑和矫正犯罪人,从而防止犯罪发生或减少犯罪发生的策略与措施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