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们镶嵌在巨大的社会网络上。人类连接在一个巨大的社会网络上,我们的相互连接关系不仅仅是我们生命中与生俱来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一种永恒的力量。正像大脑能够做单个神经元所不能做的事情一样,社会网络能够做的事情,仅靠一个人是无法胜任的。
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连接的:在社会网络上,每从某个人处移开一步,与他人的连接关系的数量,以及连接关系的复杂性都将急剧增加。
人们都连接在一个巨大的社会网络上:利他与善意,这两者都是社会网络成长和持久存在所必不可少的。人们在建立社会关系和结交朋友时,受到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地位、技术,甚至是基因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了解人的关键就是理解彼此之间的连接关系。因此,我们将关注点转移到连接关系上。
我们的网络的所有节点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人能够做出决策,即便是被镶嵌在网络上并受到网络的影响,仍有可能让网络发生改变。一个由人组成的网络有着不同寻常的生命。
社会网络,人类超个体:人类超个体是指一个由许多个体组成的有机体,它拥有个体身上并不具有的特性,而这种特性源于个体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只有将我们自己看成超个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才能从全新的角度认识自己的行为、选择和感受。如果我们因镶嵌在社会网络上而受到影响,受到与我们的连接关系或远或近的那些人的影响,我们就不可避免地要失去一些自主决策力。从好的方面看,借助社会网络,人们可以超越自身的局限性。本书的观点是我们的相互连接关系不仅是生命中与生俱来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一种永恒的力量。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以来,人们最关心的事情,例如人的生死贫富、行为公正不公等,最终都归结为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之争。科学家、哲学家以及其他研究社会为己任的人,大体上分为两个阵营:一些人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另一些人则认为社会力量(教育的缺失和政府的腐败)能决定命运。
在这场纷争中还存在第三个因素。我们的连接关系对我们由相当大的影响。通过将人们对个体的研究和对群体的研究相结合,我们发现社会网络能够对我们的众多感受给出合理的解释。对于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这一问题,本书给出的答案是:要想知道自己是谁,唯有弄清楚彼此之间是如何连接的。
这本书谈些什么?
这本书作者全方位地阐述了社会网络作为新科学研究的有趣发现。本书是对复杂现象的剖析,全面而又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它解读了人与人之间建立网络关系的重要性和运作机理。全书分为3个部分8个章节,两位作者把社会网络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娓娓道来,有趣又不失严谨。
作者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本书作者通过3个部分来详细阐述了社会网络的奥秘,社会网络的形成: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社会网络对人类现实行为的影响:你若微笑世界将回报以微笑、爱不是动词和名词而是一个连词、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是胖子你就会变胖、强连接引发行为弱连接传递信息、众口铄金胜过一言九鼎,人类的现实行为对社会网络发展的强化:利他与合作网络人的天性、超连接开启第二人生。
1.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三度影响力,社会网络的强连接原则。我们的连接关系,并不局限于我们认识的人。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也可以启动链式反应(强关系产生行为有动力学原因),并最终连接到我们,就像遥远的波浪最终冲到我们的海岸一样。社会网络传播快乐、宽容和爱。社会网络影响着我们的选择、行为、思想、情绪,甚至是我们的希望。
社会网络连接的三大简单模式:水桶队列、电话树与军队组织。
网络社区是这样一个群体,相较于网络上其他地方,有连接关系组成的群体之间的连接关系,群体内成员之间的连接关系更为密切。网络社区是根据连接结构定义的,而不是根据某种共同的特征来定义的。
真正的、日常的社会网络的有机形成,源于人们的一种自然倾向:寻找和结识或多或少的朋友,拥有或多或少的家人,在知名的或不知名的场所工作。(自然形成的社会网络能反映相应的社会现实)
中心性是指连接关系网络中的某个成员在网络中的位置。如果某个成员与其他人有很多相互连接关系,他与整个社会网络的连接程度就会增强,他就具有更好的中心性。测量某个人的中心性时,不仅要计算他与朋友及其他连接的数量,还要计算他朋友的朋友、及他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等。中心性的物理度量有多种不同的方法。
社会网络的两大基本要素:
- 第一个要素是连接关系,它指的是谁更谁相连接。
- 第二个要素是传染物。任何东西都可以沿着连接关系流动,传染物就依附在流动体上。
社会网络的五大连接规则:
- 规则1:我们决定网络的形状。正是选择的多样性让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社会网络中都拘于一格独特的位置。
- 规则2:我们因网络而改变。选择和影响是相互作用。
- 规则3:我们的朋友影响着我们。人们彼此影响与模仿的倾向是导致流动的根本决定因素。
- 规则4:我们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也影响着我们。网络有动力学特性。
- 规则5:网络不受网络中人的控制。思考下体育赛事上的人浪吧。群体智能表现出一种群体智慧,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说社会网络具有涌现特性。
拥有高传递性的人通常巧妙地镶嵌在一个相对独立地群体内;而拥有高传递性的人则倾向于跟几个不同群体里的人交往,而这些人彼此间并不认识,拥有低传递性的人更像是连接不同群体的桥梁。
涌现特性是指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特性,即整体会因为组成部分的相互连接和互动呈现出新的特性。这种新的特性只有整体才具有,任何组成部件都不具有。
三度影响力,社会网络的强连接原则。影响力在社会网络中传播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我们称之为三度影响力原则。相距三度之内的人之间是强连接关系,强连接关系可以引发行为。
三度影响力适用于态度、情绪和行为的传播,也适用于政治观点、发胖和快乐等现象的传播。还有学者证实,在发明者网络中,创新思想似乎也按照三度影响力进行传播。
社会网络需要个人、群体和机构组织的照料。从本质来说,社会网络是有人性的,也是有个性的,我们不应该把它看成是理所当然的。
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集体特性,正是这些集体特性,使得群体中的人在行为上不可思议地保持一致。
2.你若微笑,世界将回报以微笑
社会网络如何影响人类情绪。情绪具有群体性,而不完全是一个人的事。你感觉如何,取决于你接触到的,那些与你的关系或远或近的人感觉的如何。
人类情绪的产生、情绪的表现及读懂别人情绪的能力有助于协调群体的活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便于人际关系的建立、让行为同步以及沟通信息。
同理心是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采用这种方式,人们能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群体性心因性疾病(MPI)是一种因情绪蔓延而导致的疾病,它的爆发是因为精神因素在发挥作用。这种疾病没有生理根源,具有传染性,同压力有关,表现为各种生理症状,在群体中传播得很快。这也说明一点:我们自身的焦虑能让我们生病,别人的焦虑也同样能让我们生病。也是远离负面情绪的人理论依据😀。
MPI 是一种病理学现象,但是却利用了人的非病理学基本行为模式,即模仿他人情绪状态的倾向。真正的笑也是能够传染的,那种笑能够传播真正的快乐。但是,将群体性心因性疾病与正常的行为相比,就如同将受到惊吓后蜂拥而跑的牛群与真正、有序迁徙的牛群相比一样。
快乐与朋友和家人的数量之间有相关关系。但是,一旦我们受制于朋友的情绪状态,我们就会认识到,仅仅有很多朋友是不够的,为了让自身有一个良好的情绪状态,拥有更多快乐的朋友才是最重要的。
孤独作为一种情绪,跟后天选择的社会交往有密切关系,而跟与家人天然形成的交往关系不大。也即是孤独与根据意愿建立的社会连接网络有密切关系,而跟家庭亲人所构建的网络关系不大。
3.爱不是动词和名词,而是一个连词
社会网络如何影响人类亲密关系。三度影响力决定你的伴侣,人们与异性不论建立哪种关系,都主要依靠朋友和家人的介绍。事实证明,我们的社会网络就是最有有效率的媒人,尽管我们坚持认为是自己掌握着自己的命运。
无论人们采用虚拟的网络还是现实的网络,寻找配偶的过程通常都是有同类婚或者喜欢跟与自己相像的人结婚的趋势驱动的,就像同类相聚是人们喜欢跟自己相像的人交朋友一样。
由于彼此间的相互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配偶之间在政治派别、吸烟行为,或者快乐等方面会更加相像。
相对优势更重要。人们通常更关心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相对地位,而不是绝对地位。人们评价自己做得好不好,不是根据自己赚了多少钱,或是自己雇佣了多少员工,而是根据自己认识的人相比,自己赚了多少钱,或者雇佣了多少员工。
不可否认,很多人比我们更有吸引力,但是我们真正的竞争对手仅仅存在于我们自己建立的社会网络中。
他们能够产生对比效应,即我们或者别人是如何评价我们自己的;同化效应即别人改变了我们的行为和态度;或者二者结合。如果我们所交往的人缺乏吸引力,他们就会让我们产生优越感(对比),但也可能让我们不再努力上进(同化)。在我们寻找伴侣的过程中,这两种效应是相互矛盾的
- 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做出决策时,用来作为参照和比较的个体或群体。
- 对比效应,是在将我们同参照群体进行比较后,我们或者别人是如何评价我们自己的。
- 同化效应,是指在与参考群体进行比较的过程中,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会被别人改变,逐渐接近参照群体的态度和行为,这是个体在潜移默化中对外部环境的一种不自觉地调适。
婚姻,一笔健康地财富。与未婚或上丧偶的人相比,已婚的人寿命更长些。
4.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是胖子,你就会变胖
社会网络如何影响人类健康。互为朋友的两个人,如果其中一个人发胖了,那么,另一个人也将变胖的风险是原来的三倍。但一切都是表象,真正流行的是态度。
在你的社会网络上,你与他人的连接路径越多,你就越容易被网络上传播的东西传染。
人们在社会网络上形成一个个社区。彼此间的相互连接关系仅仅是形成社区的一个要素,社区成员还要有共同的观念和行为。这些观念和行为在相互连接的人之间产生并保持下去。
改变我们的所行,还是改变我们的所思。模仿既有认知(我们有意识地去思考)特征,也有生理(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特征。模仿既源于生物学上的同理心和道德,也源于人类的社会生物特征。
真正对人们产生影响的是那些活生生的、彼此已建立连接关系的人,这些人的行为和外表对人们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 集中化网络,群体内存在大量连接的网络被称为集中化网络,这种网络形式有利于强化群体行为。
- 集成化网络,群体间存在大量连接的网络被称为集成化网络,这种网络形式有利于群体接受新行为和改变现有行为。
一个人的文化程度越高,对他人的影响力也就越大。
自杀,传播的不是行为而是观念。
男人也好,女人也好,他们都不是孤岛。人与人是相互连接在一起的,他们的健康和幸福也是相互连接在一起的。
5.强连接引发行为,弱连接传递信息
社会网络如何影响经济的运行。个别人的理性行为可以引发整个社会的非理性行为,在社会网络的作用下,群体智慧也许会迅速引发愚蠢的行为(银行挤兑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
相对于预期价格来说,价格或大或小的变化都属于正常。就像捕食的海鸥一样,市场会在某一价格附近上下摆动一阵,然后选择一个新的价格,并继续围绕其上下摆动。
竞争性市场的运转完全依赖于看不见的手,但社会网络会让这些市场扭曲,有时会给出一记看不见的耳光。
群体的智慧是否可信,可能取决于群体成员的互动方式:同时且独立,还是有先后顺序且相互依赖。
弱连接常常扮演不同群体间的桥梁角色,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强连接关系能将作为个体的一个个人结合为群体,但弱连接关系可以将不同的群体结合为更大的网络社会。
我们可能很难信任社会网络上相隔很远的人,但是,他们所掌握的信息和所交往的人是最有价值的,因为,我们无法靠自己知晓这一切。
突破往往法神在相互合作的小圈子内,而网络能够放大人们的才能。经验告诉我们,知识与技能的互补,让合作更富有成效,导致总体大于各组成部分的总和。
6.众口铄金胜过一言九鼎
社会网络如何影响社会的进步。技术进步会改变人们在社会网络上的生活方式,并会对人们的自我控制方式与社会的进步产生深远影响。
理性地说,仅仅一票是无关输赢的。实际上,我们投票与我们镶嵌在群体中有很大关系,我们的社会网络有着巨大的威力。
在是否投票这一问题上,人们并不是孤立地做出决定。仅从个人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完全无法领会总体上是怎么一回事儿。
传染性影响的效果每经过一步都减弱的同时,所影响的人数是呈指数增加的。
极化是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出现两级分化,使其性质相对于原来的状态有所偏离。
网络的模块化越严重,极化程度就越高。
注:本章中重点用了美国选举的例子做了大量研究,有兴趣读原文
7.利他与合作,网络人的天性
如何增强社会网络的持久性。我们之所以希望形成连接关系,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基因在起作用。连接行为本身就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我们必须与他人合作,判断他们的意图,影响他们或者被他们所影响。自利并不总是有利可图的,与那些只关心自己的人相比,乐意帮助他人的人,生存下来的可能性更大。
我们今天建立的社会网络,应用了各种各样的工具(比如手机和互联网),其运行的环境也千差万别。由于遗传进化会看好一些模式而淘汰另一些模式,因此,我们必须将大家连接起来并形成朋友圈——不断进化。人类进化是以群体进行的
在研究利他与合作这个两难困境的过程中,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人们大概有50%的可能选择帮助他人,即使是那些他们将来不再有机会与其打交道的人。
-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是自利的,总是试图以尽可能低的代价获取最大的个人好处。
- 网络人假设认为:人的本性中既有利他和惩罚,也有欲望和反感。所以,人不会是完全自私的,也会考虑他人的幸福。
社会网络需要人类拥有更大的大脑。社会网络是古老的基因遗产。但与其他动物不同,人类要与庞大而复杂的社会上那些没有亲戚关系的人合作。为了在如此复杂的社会里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人类必须拥有一些特殊技能。人类的大脑似乎就像为社会网络而存在的。
社会智力假说认为人们都与他人共同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大家都面对着复杂的社会环境,正是这种挑战要求人们必须不断地进行合作或者竞争。
150人,群体规模的上限。邓巴认为,根据人类的脑容量来推断,人类社会群体的理想规模应该是150人左右。这就是所谓的邓巴数。
邓巴数即著名的150定律,该定律指出,人类智力允许拥有稳定社会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罗宾·邓巴将这个数定义为:在分开之后再见面时,一眼就能够认出来的人数。
群体规模是有上限的。只要不突破上限,群体成员就可以组成一个协调一致的团队一起工作,而且,他们对群体内这些同伴的优势、劣势和可靠性了解得一清二楚。
语言,维护人类连接关系的纽带,关于语言的社会观点认为,语言的进化是为了维护群体团结。就像情绪一样,语言对于我们获得和操纵关于人类其他成员的社会信息非常重要。
邓巴对大脑容量和群体规模之间关系的看法还需要更新的证据来支持。邓巴对灵长类动物要花多少时间相互理毛,才能保证较大群体的凝聚力(只有更大的大脑才能做到)这一问题进行了推测。邓巴估计,对于现代人来说,按照预计的150人的群体规模来算,我们不得不将我们42%的时间用来相互理毛!他认为,人类语言的出现,部分原因是为了代替理毛行为。语言是一种既不麻烦又效率很高的沟通方式,因为我们可以同时与几个朋友交谈,而一次却只能给一个朋友理毛😜。
邓巴估计为了支持人类常见的群体规模,语言的效率要比理毛的效率高2.8倍。因此,他估计人类的交谈群体应该在4人左右:一个说话的和2.8个听众。
最后,邓巴解释说,语言的出现还有另外一个并非刻意追求的结果。语言的进化不仅仅能实现小规模群体的互动,我们还可用它做些我们想做的事。比如写诗。正像羽毛的进化本来是为史前动物保暖,但它们最后却将其用在了飞翔上。此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使用语言进行更大规模的互动,比如部落和国家这类群体的互动。
利用语言实现向大规模互动的转变至少需要两种方式:
- 首先,我们很容易通过语言对人进行分类,我们与他人的互动就可以按人的类型而不是一个一个的个体来进行。例如,不需要熟悉每一个警察,我们可以用一种程式化的方式和其互动——“有什么问题吗?警官?”
- 其次,通过语言,我们可以教别人怎么与某些类型的人打交道——“同学们,当老师走进课堂时,要立正。”因此,当某个人第一次与另外一个人互动时,他就知道该怎么做,而不必事先对那个特定的人做一番了解。
这种在社会网络上形成的连接关系以及离不开社会网络的倾向。对我们整个人类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8.超连接,开启第二人生
如何增强社会网络的互动性。新的社会现象因互动而生,它们通过充实和扩展个人的体验而超越了个人的体验,对于大家的共同利益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借助于网络,人类就可以收到总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新的连接方式的出现,一定会增强我们的能量,让我们得到上天原本赋予的一切。
在线生活,扩展现实生活中的人类互动。在线生活既可以像现实生活一样,又可以扩展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即便在这些不寻常的环境条件下,人们的互动仍遵循根深蒂固的规则。
虚拟世界中的化身让现实行为更自信。因为如果你有一个很吸引人的化身,当别人在网络世界上更加尊重你时,你在行为上也会表现得更加自信。
海神效应是指人们自己想象出来得外表对自身行为的影响。如在虚拟游戏中,如果一个人拥有很吸引人的化身,因而得到了别人在网络世界的尊重,则他的现实生活中的行为也会更加自信。
更强的流动能力,更大范围的连接。人口密度的增加,自然而然地改变了人们互动的方式,更加引入注意的是,由于运输的发展,人们的流动模式也发生了改变。人口在200年间增加了七倍的同时,人们的流动率增加了上千倍,这进一步加剧了拥挤。
社交网站,围绕的是人而不是主题。社交网站的特别之处在于:我们建立的连接,不仅自己能看到,别人也能看到。而且与维基和邮件列表服务等其他在线群体或社区不同,社交网站的运转时围绕人进行的,而不是主题。
如果我知道你的朋友正在做什么,对于你不久以后的行动,我就可以有个八九不离十的猜测。
超连接是指人们在生活中与手机、笔记本等设备片刻不离,频繁使用电子邮件和社交网站的一种状态。
结语:一切的一和一的一切
文明社会的核心在于人们彼此之间要建立连接关系,这些连接关系将有助于抑制暴力,并成为舒适、和平和秩序的源泉。人们不再做孤独者,而是变成了超级合作者。我们的给予是维护网络的必需,慷慨将网络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而网络反过来又孕育了慷慨。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指出:自然状态确实是凶残地,没有道德与法律,处处都是竞争和侵犯。人们在面临他人威胁时对安全的渴望促使人们团结在一起,从而形成集体生存环境。
人类超个体所作的事情,都不是单独一个人就能做的。我们在局部为人类社会网络所做的事情,会影响到社会网络的全局。
无论是细胞、蚂蚁,还是人类,群体的新特性都可以从个体之间的互动中涌现出来。自生命诞生的那一天起,生命进化已发生了很多次重大飞跃,在大多数情况下,合作互动都是最为突出的特征。比如,线粒体通过合作进化为真核细胞,单一细胞体经过附聚作用而形成多细胞体,个体的集体合作进化为超个体等等。
就像生命体一样,网络可以自我复制。它能够跨越空间和时间而获得重生。但是,与有血有肉的生物不同,如果解体的话,网络能够从另一个地方重组自己。
网络自我复制的另一层意思是,它比其成员的寿命更长,即使网络上的人员发生改变了,网络仍能继续存在,就像我们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一样。
自退火是指网络能够使自己身上出现的间隙自动闭合,就跟伤口自我愈合的情形差不多。
总体大于部分之和。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连接关系而引发的现象,在作为个体的人中间不曾出现过,也无法还原为个人的希望和行为。文化本身就是这样一种现象。一旦失去了连接,我们将一无所有。
社会网络的神奇之处在于,让我们与更大范围上的他人实现联合与合作,联合与合作的范围之广是我们在久远的过去所不曾经历过的。社会网络对我们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注:本书出版时间2013年1月